网站导航

电话
短信
地图
News

新闻资讯

分类
太行青松张树琛“kaiyun·官方网站”时间:2024-05-08 00:17:01
本文摘要:太行青松张树琛太行青松张树琛  记者 赵新颜  深秋太行,蓝天如洗,层林尽染,满目流金,一株株苍翠青松,迎着萧瑟秋风,傲然挺立于陡峭绝壁、险峻山崖。

太行青松张树琛太行青松张树琛  记者 赵新颜  深秋太行,蓝天如洗,层林尽染,满目流金,一株株苍翠青松,迎着萧瑟秋风,傲然挺立于陡峭绝壁、险峻山崖。  在秋色宜人的百泉湖畔,在太行深处的旱塬山谷,在硕果累累的村村落落,处处传扬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“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”的美名。  这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辉县市委原副书记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,现任计生协会会长张树琛。

  从农民子弟、普通士兵到好战士、好干部、好党员,从茁壮青年到皓然长者,张树琛已然历经55载军旅生涯和计生工作的平凡与辉煌。如今,步入古稀之年的他老骥伏枥心向党,不用扬鞭自奋蹄,正如太行山间一棵不老的青松,岁愈久而色愈新,在苍茫暮色中,愈显从容与卓然。  好干部勇挑重担、克难攻坚,23载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勇破“天下第一难”  时光回溯1990年,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辉县市计生工作全省倒数,全市最末。

  “一胎二胎少见,三胎四胎普遍,五胎六胎不稀罕。”当时的辉县处处上演《超生游击队》的故事,因计生引发的上访事件更是屡见不鲜。

一时间,各级干部谈计生而色变。  如何扭转危局?大家都将目光投向辉县市委副书记张树琛。他刚由辉县市人武部政委转业不久,以敢打硬仗、敬业奉献、勤勉务实、善于做群众工作而著称。

  领导征求他的意见:“让你分管计划生育工作,有难度吗?”  “没有困难,请组织放心,我一定努力扭转落后局面。”  一个简短有力的回答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。在部队,他曾勤奋钻研,刻苦练兵,成为政治合格、军事过硬、纪律严明的尖子;来到地方,他又临危受命,毅然挑起“天下第一难”的重担——  要打好计生工作翻身仗,首先要扑下身子接地气、察民情。

  1990年盛夏,烈日当空,骄阳似火。张树琛带领党员、干部调查摸底,其足迹踏遍辉县山山水水、534个村村落落,无论走到哪里,他都怀揣一个特大号旧公文包,里面鼓鼓囊囊,装的都是笔记本、资料、卡片。从调查研究到整理材料,他事必躬亲,为的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,摸清其中规律,最终拿出科学决策。

  听说有个村超生严重,他便暗中查访。一天,天光未亮,他就来到该村,见地里杂草丛生就蹲下身拔起草来。等群众陆陆续续上工了,一位老农来到自家地头,见有人在拔草,便纳闷地迎上去问:“这位大兄弟,为啥替俺拔草?”张树琛笑着说:“来串亲戚,没事在地里转悠……”在与老农攀谈中,他得知,该村村干部违反计生政策,当面一套、背后一套,造成了“群众看着干部生,群众也跟着生,生个女孩儿,还想要男孩儿,生个男孩儿还想要女孩儿。一个女孩儿不称心,一个男孩儿不放心,两男一女才安心”的局面。

  基层干部以权谋私,营私舞弊,视国策为儿戏,这样的村庄又何止一家。群众也普遍抱着“多子多福,养儿防老”的旧观念。

有的群众直言“不怕政策硬,就怕不公平,只要搞公平,再严也执行”。  现状令人惊愕,工作乱如丝麻。  怀着沉重的心情,张树琛起草报告《辉县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》,提议“治乱用重典,顽疾下猛药”。  他的方案得到辉县市委的肯定和支持。

一场全民动员、旷日持久的计生大整治由此拉开序幕。  最难啃的,是186个“老大难”村。  千余名机关干部,组成数十支工作队,在张树琛带领下,自带被褥、自带锅灶,分批驻村。

这是辉县市历史上规模较大、历时较长的干部驻村行动。驻村两年中,张树琛无数次风雨兼程、翻山越岭,无数次彻夜不眠,苦思冥想。不论多难、多苦、多累,他都只为干事想办法,从不为困难找理由。

  连日奔波辛劳与案牍劳形,击倒了这名硬汉。病榻前,突然传来“群众因计生问题,围堵某乡政府”的消息,闻讯后他立即拔掉针头,赶赴现场。  黑压压的人群将乡政府围得水泄不通,病体未愈的张树琛形容憔悴,头痛欲裂。

但为了使群众逐步转变传统生育观念,他和风细雨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。  他掰着手指给群众算“土地账”和“粮食账”:“刚解放那年,咱县30多万人,每人3亩半地,现在呢,人数翻了一番,每人还不到一亩半,再过个四五十年,我们哪还有地可耕啊!咱县的粮食是丰收了,每年增产了1500万公斤,可人数也增加了3万……” 躁动不安的人群听着听着,逐渐平静下来。

他继续讲:“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,超生滥生,那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……”  一番话语,合情合理,推心置腹,眼见他汗水淋漓,气喘吁吁,人群渐渐散去。  群众何以动则“上访到县、乡”,张树琛发现,计生工作前沿在村,可责任却由乡承担,如此就造成了“热在县、忙在乡、冷在村”的被动局面。很多驻村工作队队员都向他反映,难以打开工作局面,只有一支工作队采用自创的“三榜公布法”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所谓“三榜公布法”,就是一榜公布村干部计生情况,二榜公布小队干部,三榜公布群众。往往是还没等二榜公布,有的村干部就坐不住了,主动认错,提出整改。

  “三榜公布法”胜在一个“公”字,由公开而公平。此法洞开了张树琛的思路,他潜心研究,将其规范为“一严二公三公开”制度,其核心内容为“严格执行政策,公平、公正对待干部、群众,公开政策、公开处理、公开选拔计生管理人员”。  “一严二公三公开”源自基层、来自群众,张树琛又将其运用于工作实践中,有效缓解了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  辉县计生“下猛药”、“急刹车”效果显而易见,1990年当年,就少生近万人,1992年,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控制在了10.5‰以下。1993年,取得突破性进展,跃居全省二类县行列。  更令人鼓舞的是,旨在破解“村级执政不公或不廉”的“一严二公三公开”受到市委、省委、国家部委高度关注,随之被推广至全国,成为全国村务公开、政务公开的雏形。  在成绩面前,张树琛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、问题意识,敢于面对各种难题,不懈坚持工作创新,年年都有新招数:1996年,为破解“热在县、忙在村、冷在村”的难题,他梳理总结以往工作,亲自起草了《关于强化村级计划生育管理的意见》等5份重要文件,明确提出:计生工作重点、难点、希望在村级。

要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级,重点解决“村的问题”。将计生责任目标直接定到村级,考核、奖惩、一票否决也定在村级。

年终组织计生干部对所有村庄进行考核排队。  在全市1995年度计生工作会议上,他没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,而是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们要放弃个人得失,埋头苦干,最大限度激发村干部抓好计生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,用辛勤的劳动创出一流的业绩。

”  一次,有群众举报,一名村支书的女儿违规抱养二胎,致使全村抱养成风。张树琛亲自进村调查,通过与群众拉家常得知该村有16户违规抱养孩子,便提出要严肃处理这名村支书。因这名村支书曾获多种荣誉称号,有人担心,政治影响过大,但张树琛态度坚定:“不处理影响更大,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。”最终,市委“挥泪斩马谡”,将其撤销职务,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。

  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,张树琛也绝不徇私情。一个亲戚申报二胎指标时弄虚作假,张树琛就在大会上点了这个亲戚的名,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。

  从1991年起,不到10年,辉县市处理计生违纪干部近千人,有力地推动了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。  1996年,辉县市一跃成为全省计生工作一类县,至今已连续17年保持全省先进位次。1997年,辉县市计生工作创造奇迹,全年人口净增989人,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最少的年份。

  把调查研究当做“必修课”,把问政于民当做“金钥匙”,把田间地头当做“办公室”……张树琛“走在前、做表率、创一流”,破解难题一向铁面无私,大家对他心悦诚服。  1996年,张树琛卸任辉县市委副书记,就任辉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,在领导、群众赞许和信任的目光中,他继续代表辉县市委主抓计生工作。

2002年,他正式办理退休手续,从政务前台退居幕后,仍担任计生协会会长,发挥余热。  2000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,在农村积极推进村民自治,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。张树琛将中央政策与辉县市事迹有机结合,将高庄乡六台村作为试点,推行以协会及《村民公约》为载体的村民自治。其主要内容为:成立老年协会、计生协会,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教育育龄群众,同时出台计生户子女考上大学受奖励、老人免费住敬老院等一系列优惠政策。

  据了解,六台村仅是张树琛带领计生协队伍勇于探索从“强迫计生、行政计生”向“民主计生、阳光计生、惠民计生、和谐计生、群众满意计生”转变新路子的一个缩影。  从2003年辉县市计生协会被评为“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”起,至今已连续10年获此殊荣。

2005年,辉县市荣获“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”称号后,至今已连续8年保持此殊荣。  2010年,国家倡导“诚信计生”,张树琛提议改革“村民与村民自治小组长签订诚信计生协议”的做法,倡导“以家庭为单位与村委会签订诚信计生协议”。他认为,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其成员是不可分离的、具有强大凝聚力,抓住了家庭的诚信自律,也就抓住了诚信计生切实可行的关键。

  23年来,辉县计生历经“乡为主”、“村为主”、“基层群众自治”、 “基层群众自治暨诚信计生”4个阶段。作为计生国策在基层的“执行者”、“决策者”、“推动者”,张树琛咬定青山不放松,成功破解“天下第一难”,彻底改变辉县计生落后局面,使之成为全国计生先进。  他也成为育龄群众的“贴心人”,协会会员的“好会长”,辉县市领导的“好参谋”,计生委领导的“好顾问”,曾先后荣获全国、全省计生协会先进工作者,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。

好干部勤学习、常思考,如青松成长,根扎得越深,枝叶才能越茂盛  静夜孤灯,独坐窗前,或阅读书籍、或撰写文章,或思考问题,老伴儿已酣睡于办公室沙发上。这是张树琛人生中最为经典的画面之一。  “辉县市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状况一览表”挂于墙上,534个村用不同颜色符号标注,23年计生状况一目了然,被大家称为“计划生育作战图”。

98本约900万字调研记录、700余本约20万字计生资料、35本约3万条报刊剪贴,39份亲手撰写的调研报告,25000余页约400万字讲话稿、2000余封回复群众的信件、23年8000多天计生工作大事记……  走进他的办公室,不禁令人肃然起敬。这些都是他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的见证。

在档案馆都找不到的计生工作珍贵资料,在他这里可随时查阅,有领导称这里为“辉县计生工作的档案馆、信息库”。  书架上摆放着书页泛黄、眉批满档的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等经典著作,以及55年来的日记、读书笔记,另有两本记录思想火花的折叠式记录本,展开后长约十几米。  随手翻阅一本发黄的日记,就能对张树琛高尚的内心世界窥见一斑:  “太行青松欲根深叶茂,欲不惧风霜,需甘露的滋养与春晖的温暖。

革命理论、文化知识,能使一名共产党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,是一名上进青年成长、成材的甘露与春晖。”  “我是一个平凡的人,做的是平常的事。保持着平淡的心。

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,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。”  今年9月16日,张树琛应邀为全省计生协会干部授课,他坦言:“之所以能够一辈子不走邪道,还干出了一点儿成绩,有两点原因,一是活到老,学到老,二是活到老,改造到老。”  1961年,入伍3年的张树琛向党组织递交《入党申请书》。当排长问他“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”时,仅有小学文化的他回答不上来。

 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,竟不知马克思主义。当晚,他在日记中言志:下定决心排万难,努力攀登理论山,信仰马列不学习,理想如何能实现?  从一本《实践论》入手,他越学越想学,越学越深刻,在书眉处密密麻麻记下名词解释,在读书笔记中记下学习心得,他手书的心得体会竟比原文字数还多。他自学读通了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、《列宁选集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、《邓小平文选》等著作。

同时博览自然科学、人文历史、领导科学、写作知识方面的书籍及《心理学》、《普通逻辑》。  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:正是因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,才更加感觉到邓小平同志冲破两个“凡是”,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,一切从实际出发、用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伟大。  一名普通战士、普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在艰苦奋斗的工作实践中,在废寝忘食的刻苦学习中得到完善升华。

  “学习没有什么诀窍,就是把别人用来喝酒、会友、打牌、睡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。”张树琛说,爱因斯坦“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”这句话,在他心里扎了根儿。  渐渐地,张树琛感到自己的理论根基越来越牢了,眼界越来越宽了。

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学会了写作,也逐渐走上正团级领导岗位,先后被评为武汉军区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标兵”、“五好战士”、“全省优秀武装干部”、“全国先进人物干部代表”,两次赴京参加全军英模代表大会,受到邓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  退休后,他笔耕不辍,撰写《提高认识、理清思路,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推向新阶段》培训教材,学员们都说,这部教材条理清晰、明白晓畅。最近,他还学会了上网,每天都抽出半小时浏览中国人口网。

  对于学习与改造,他自有真知灼见:  要加强革命理论学习,坚定共产主义信念;  要干好工作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,做知识的富有者;  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,没有刻苦学习、掌握各方面的新知识,就会两眼一抹黑,寸步难行;  知识,一旦与我们的思想相结合,就会使认识产生飞跃。知识像精灵一样,进入到人的大脑、诱发和引导人们按照新的方式运作,建立起新的联系和协作关系,结果就能使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、新力量。  只有“学得多”、“学得深”,才能“站得高”、“看得清”、“走得远”。  ……  好干部讲美德,有官德,如太行青松立于天地间,从容卓然  拍石头乡富庄村30多公里长的深山沟里,传颂着“送子观音”的故事。

  1999年,张树琛在富庄驻村。房东任慧成、杨金莲夫妇接二连三遭遇不幸:先是任慧成3个哥哥因车祸身亡,他自己也因车祸致残而丧失了劳动力,老母亲也一病而亡,谁知,他们唯一的儿子又患上了不治之症。厄运连连使得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一贫如洗,他们夫妇二人的精神几近崩溃。  张树琛看在眼里,痛在心上,他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帮助他们,亲自送孩子下山看病,还发动计生委全体干部、职工为其捐款,可孩子还是夭折了,已经做过绝育手术的杨金莲更是悲痛欲绝。

  正在他们夫妇一筹莫展时,张树琛给带来了好消息:计生委技术指导站可以免费给杨金莲做输卵管吻合手术,回复其生育功能。手术很成功,杨金莲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。孩子生下后缺奶,任家买不起奶粉,张树琛又和同志们为他们捐了1000多元钱。

  喜悦,重新挂上这对不幸夫妇的眉梢;笑声,重又回荡在农家小院。村民们都说,张书记就是“送子观音”。  何止一处富庄,大山深处处处传扬张树琛的百姓情怀、公仆本色。

  有官德者无私,有美德者不言。将爱民铭刻于灵魂中、熔铸于血液的共产党员张树琛,一如立于天地间的太行青松,在冬夏青青,居万物之首。  55年来,张树琛工作变动多次。他认为: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信仰共产主义不能当块儿牌子挂,服从组织领导也不能只讲在嘴上。

一个党员,不在于上级给了你什么位子,而在于你能不能在这个位子上起到党员的作用。”  1984年,张树琛在辉县人武部工作。妻子说好来看他,晚上10点多了还不见人影。

当他找到妻子时,妻子身上满是泥水。原来,是路遇暴雨迷了路。事后,有同事埋怨他:“为啥不叫部里的车接一下?”他说:“部里的车是办公事用的,她来是私事儿。

”调任辉县市市委副书记后,他下乡时,时常坐一辆旧吉普。领导要为他换辆轿车,他说啥也不肯,说“吉普车结实,上山下乡方便”。  在获嘉县翟庄村张树琛的老家,属他家的房子最破。在县城,有的一般干部,也买上了房子,但是他和老伴儿,却一直住在武装部的旧房里。

屋内家具,是他的两个兄弟搬家时剩的旧家具。沙发破了,女儿怕客人笑话,就用布包了包。

他身上的皮夹克破了,就用胶带纸粘住。脚上,还是那双“解放鞋”。

同事们劝他改善一下,他说:“一个领导干部,把自己的家建成安乐窝,把自己穿戴成大老板,就会忘掉群众的疾苦。”他每月工资不算少,有时候却不够花。

因为,他总是接济穷困户。每当支援灾区,集资办学,他总是慷慨解囊。同事们说:“他的党员牌子,含金量高着呢。”  在同事们眼中,他是个好同事。

他常说:“骏马能历险,耕田不如牛,坚车能载重,渡河不如舟。”在生活、工作中,他总是多看别人的长处,经常用别人的长处,比自己的短处。

他在人武部当政委时,与部长团结战斗10年,到市委工作后,历经7任市委书记、市长。与计生系统的同事们相处20多年来,大家都感到,他既是一个好领导,又是一个好大哥。  对待父母,张树琛是孝子。

他有两个弟弟,都在外地部队工作,所以,父母一直与他生活。每想起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,他就总有孝敬不够的感觉。两个弟弟和弟媳,时常诉说对兄嫂的感激之情。直到1988年,因张树琛妻子身体欠佳,母亲才被弟弟接到武汉。

  在妻子心中,张树琛是好丈夫。妻子是小学文化程度。他提干后,不少人认为,他们夫妻过不到头儿。但是在他的内心里,却充满了对妻子“照顾公婆、生活简朴,为自己创造良好工作学习条件”的感激。

两人50年“金婚”纪念日时,妻子深情地说:“下辈子,我还要嫁给你。”为此,他撰写《我的金婚风雨情》一文来纪念。

文中写道:“忠诚是感情的基础,理解是和谐的桥梁。尊敬是美满的要诀,勤俭是致富的正道。

”  在子女面前,张树琛努力做个好父亲。他总是教育子女:“年轻饱经忧虑,老来不惧风霜”、“做自己的活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业自己干,靠天靠人靠祖宗,不算英雄好汉”。大儿子刚结婚,他就让他们自食其力,如今,早已锻炼的能独立生存了,生活很幸福。

二儿子当兵,去了3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马兰,那里是全国有名的寒冷、艰苦的地方。女儿出嫁时,他没有准备丰厚的嫁妆,送的是一分真诚祝福:“我和你妈妈,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。

我们不会给你们留下多少财产。我们送给你们的是做人的原则:爱国为民,努力工作;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;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”  太行青松,挺直山巅,郁郁苍苍,天地大美。

  共产党员张树琛有着对党忠诚、勇挑重担、克难攻坚的担当精神;懂得注重调研、尊重群众、尊重规律的科学方法;有着爱岗敬业、锐意进取、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;怀抱心系群众、清正廉洁、品德高尚的崇高情怀;有着活到老、学到老、改造到老的永不退色的精神境界。以72岁的高龄,矢志不渝,持之以恒,与广大干部、群众共铸“和谐计生”美好梦想。


本文关键词:kaiyun官网,Kaiyun官方网站,kaiyun·官方网站

本文来源:kaiyun官网-www.jiaxipay.com